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的精萃。其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传承2000多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
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从六朝古都邺城到五台山的佛造像,从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故宫到前的金水桥……众多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建筑群里,曲阳石雕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印记,被誉为“凝固的历史”“定格的舞蹈”。
艺术家部落是羊平雕刻小镇重要组成部分,集雕塑设计、研发、培训、生产、销售于一体,现已建成少容艺术馆、文创步行街、黄石公广场、大宋定窑艺术馆及140套艺术工作室。
雕刻大道是县城通往羊平雕刻小镇的主要大通道,全长10公里,如同一个露天的雕刻艺术博物馆,沿途的雕刻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和风格,无论是传统的人物、动物雕刻,还是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都让人目不暇接。
高英坡艺术馆,馆藏曲阳石雕、定瓷创新作品及文创产品500余件,展示了这些传统工艺的艺术成就。
截至目前,曲阳已经有2300多家雕刻企业,超10万从业人员,使其成为“中国雕刻之乡”最生动、最有力的注脚。曲阳匠人,一锤锤、一钎钎,让冰冷的材料在刀凿斧刻间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时代的韵律。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遗址是我国北方古代著名的瓷窑遗址,因曲阳在唐、宋时期隶属定州,故称“定窑”。1988年,定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极其复杂的烧制技艺烧制而成的定瓷,胎质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器薄如纸,叩击如磬,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称。2008年,定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瓷之美,意蕴生动。在宋朝,宋瓷是供御的瓷器,专供当时的皇室、贵族使用。如今,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定瓷不只是放在橱窗里的艺术品、收藏品,也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步入定瓷小镇,仿佛踏入一部立体的定瓷史诗。定瓷车间内,陶轮飞旋;刻花台前,刻刀游走如笔;窑炉内,烈焰抚过每一寸泥坯......
参观陈文增定瓷艺术馆,欣赏精美的定瓷艺术珍品,感受定窑千年的制瓷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可以亲身体验定瓷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和魅力。
近年来,曲阳县立足定瓷灿烂的文化历史,不断加大区域品牌培育力度。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到千年前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灿烂。
五岳祭祀,由来已久,相传尧舜时即封禅五岳。西汉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于曲阳建祠祭祀北岳,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祭祀五岳四渎成为定制常礼。
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公元500-508),唐、宋、元、明、清诸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
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是登岳桥、神门、牌坊、朝岳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遗址、德宁之殿,另有碑楼、碑亭数处散建于中轴线两侧。规模宏大,古建成群,碑碣林立,石雕荟萃,具有“建筑、壁画、碑刻”三大艺术价值。
主体建筑——德宁之殿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元代最大木结构建筑,也是五岳祭祀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殿内东西两墙有唐画圣吴道子真迹巨幅壁画《天宫图》,整个壁画构图严谨,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是我国珍奇的艺术瑰宝,并以画幅大、人物画像大、气派大属全国之最。
北岳庙现存碑、碣200余通,自北魏、北齐、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到民国时期,跨越时间1500余年。碑刻内容大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也有诗词歌赋的观后感。书法有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北岳庙内保存着从民间征集的古代雕刻200余件,有人物、动物、佛像、经幢等,这些珍贵的石雕作品展示了曲阳石雕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及特点,是曲阳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曲阳擎阁,起源于唐朝末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是木架擎阁,是人们祭祀、朝山、敬神、求雨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之后擎阁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表演性的民间文艺,成为庆丰收、赶庙会、过春节等庆祝活动的节目。
曲阳吹歌俗称西乐会,相传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吹歌吸收各种民间小调、地方戏曲的曲调和技艺,自成一家。
清朝,曲阳大幡同曲阳擎歌一起朝山、祭庙,配合历代皇帝朝臣遥祭古北岳,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野北村花会,是一支庞大的艺术表演队,主要由:擎阁会、大幡会、喜乐会、武术队、御赐銮驾队等分类会属组成,参加者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四五百人,队伍整齐纪律严明,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意八卦拳、曲阳绳镖、秧歌......曲阳多彩的非遗民俗是曲阳大地鲜活的血脉,是古北岳文化在人间烟火中的落地生根。
这山、洞、湖的奇妙组合,滋养了“中国雕刻之乡”的筋骨,以天籁之姿,共谱一曲穿越时空的山水清音。
“趣”一个夏日好玩虎山。景区山林如海,壮观阔丽,飞瀑流水,碧波闪耀,每一口呼吸都是满满的负氧离子。丰富多样的亲子游乐设施,满足您各类欢乐需求,可以尽情享受独特的娱乐时刻。
观一场民俗文化盛宴。野外淘金,探寻太行金矿的神秘往事;重回80年代,寻找旧时记忆......黄金文化展览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等各种民俗展馆,展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吃一顿地道特色美食。曲阳黑闺女饺子、虎山八大碗、煎饼等美食种类繁多、口味丰富,每一种都能让你念念不忘。
这是上亿年来地壳变迁形成的天然溶洞,因洞体酷似一条长龙,洞内景观又多为龙状,故名聚龙洞。
聚龙洞分为猿人古洞、聚龙大殿和地下迷宫三部分。猿人古洞,有古猿人生活留下的灰烬沉积,洞壁上方有北宋文豪苏轼真迹“蓬莱”二字;聚龙大殿百龙争雄,气度恢宏;地下迷宫曲径回廊,神秘莫测。
洞内气温冬暖夏凉,平均温度在17℃-18℃,是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当你踏入聚龙洞的那一刻,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扑面而来,与洞外的酷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园内荷莲映月的水榭与古韵桥的飞檐对话,夏林长草间的景观栈道蜿蜒如太行山脉的轮廓,音乐喷泉在暮色中扬起的水幕,正将北岳庙的壁画光影揉进嘉禾山的倒影。
大叶女贞与造型松科乔木撑起四季常绿的天幕,绚丽海棠与樱花树在春阳里泼洒绯红,而月季、鸢尾组成的地被花带,恰似匠人在青石上凿刻的缠枝纹样。
最妙的是 “铁路记忆” 节点 ——退役机车变身酒吧与文创小店,诉说着工业锈色与多元文化的跨界交响。
当健身者的脚步叩响健康走廊的晨光,当孩童在火车餐厅外追逐光影,这座别具匠心的城市绿洲正以5200平方米新增绿地为纸,用火车头改造的特色场所为笔,在木道沟治理后的碧波旁,书写着 “新潮澎湃,悦动曲阳” 的当代注脚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百年老字号深藏秘制匠心,街头小食饱蘸山野真味,一饮一啄皆是水土写就的深沉叙事。
曲阳黑闺女饺子馅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饺子馅料采用十几味中药配制而成,具有健脑醒智、补肾益肝、温气散寒之功效。其用料讲究,精心制作、味纯色鲜,面柔馅软,肥而不腻,香而不淡,一到口中即感清香四溢,实为美味佳肴。
薄似蝉翼,轻如熟宣,越品越香,沁人心脾,入口即碎,细嚼生津,鲜香可口,口感难忘。经过千年传承,它更是将薄、香、酥、脆四大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该店采用天然秘制配方,从驴的年龄挑选,到腌制,再到卤煮,每一步都将时间把控的严谨,使其肉质细腻不柴,让人垂涎欲滴,浓郁不腻。
曲阳大枣和枣杠子酒、手擀面、锅贴饼子……行走在曲阳,就是一次眼忙嘴乱、挑动味蕾的享受之旅。